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的一年,同样也是中国数字物流抢抓机遇的一年。回顾2022年整个数字物流业,在全球动荡的环境下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但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中国不断抢抓机遇,敢于布局。
为此,盘点出了“2022数字物流十大事件”。
NO.1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
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指出要推广集约智慧绿色物流发展新模式。拓展物流信息平台功能,优化车、船、仓等分散物流资源供需对接,提升物流规模化组织水平。加快发展智慧物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提升物流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交通运输智能技术应用。推进运输企业加快数字化、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提升订单、运输、仓储、配送全流程智能化水平,逐步实现产业园区、港口、机场、铁路场站和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要节点货物运输全程感知。
NO.2全国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围绕“加快智慧物流发展”协商议政
1月14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智慧物流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智慧物流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和鼓励基层探索相统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促进,推动我国物流业提质、增效、降本、节能,加快由物流大国迈向物流强国。
NO.3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印发《“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4月8日,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印发《“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规划》指出要推动物流智能化发展,突破智能仓储和输送、智能分拣和装卸、智能安检、智能载运单元、农村交邮智能融合等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引导运输车等装备设施。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开展跨运输方式智能协同和快速换装转运、物流枢纽协同优化与集成控制、邮政寄递网络扩容升级等技术研究。研发应用冷链保温箱、智能生鲜自提柜、冷藏车、冷链温控系统等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发展高铁快运、无人机(车)物流递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城市地下智慧物流配送系统前期研究。
NO.4中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完成首次靠泊
6月27日上午,随着来自印尼雅加达的“海丰虎山”轮第一根缆绳系在广西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缆桩上,标志着中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首次靠泊成功。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一期)项目建设2个10万吨级泊位,岸线总长518.5米,水深15.1米,年设计通过能力102万TEU,应用全球首创“U”型工艺。码头链接铁路中心站后,即可实现海铁联运。
NO.5中物联开展“中物联全国数字化仓库企业试点(第五批)”工作
6月18日,由“中物联全国数字化仓库推广领导小组”组织的“中物联全国数字化仓库企业试点(第五批)评审会在京召开,评审组由来自政府部门、相关协会、科研院所、企业的13名专家组成。评审组专家对申报资料文本进行了逐一评审,经审定一致认为以下67家单位作为“中物联全国数字化仓库企业试点(第五批)”。
NO.6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10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通知》要求,相关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有关省级部门强化工作合力和政策协同,鼓励引导承载城市人民政府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支持力度;相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要结合实际加强功能性补短板设施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整合资源优化冷链运行网络,提高基地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有效发挥在冷链物流体系运行、生鲜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基础支撑和组织核心作用。
NO.7《智慧物流服务指南》国家标准获批发布
10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2022年第13号),其中批准发布了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的《智慧物流服务指南》(GB/T 41834-2022)国家标准。《指南》提出,到2025年,聚焦基础设施、运载装备、系统平台、电子单证、数据交互与共享、运行服务与管理等领域,完成重点标准制修订30项以上,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系统全面、先进适用、国际兼容的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提升物流服务的运作效率,改进服务管理,提高智慧物流服务水平,对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NO.8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10月24日,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到2025年,完成重点标准制修订30项以上,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系统全面、先进适用、国际兼容的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打造一批标准实施应用典型项目,持续提升智慧物流标准化水平,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高质量标准供给。内容方面,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包括基础通用标准、设施设备标准、系统平台与数据单证标准、服务与管理标准四个部分,包括标准72项,其中现行有效标准28项,在研标准9项,待制定标准35项。
NO.9《2022中国数字物流发展报告》发布
11月24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区块链应用分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智慧物流分会、链上数字产业研究院、顺丰科技、美团配送、万科物流等单位牵头编写,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北京工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广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的《2022中国数字物流发展报告》在2022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大会上正式发布。
《2022中国数字物流发展报告》作为业内首部数字物流专题报告,介绍了数字物流发展的背景与内涵,全面梳理了2022年数字物流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与发展建议,详细分析了2022年数字物流发展的市场现状、政策环境、技术发展等情况。本报告对数字物流应用较为成熟的公路、水运、多式联运、仓储、配送、物流园区、跨境、危化品等领域,从行业概览、年度概况、发展趋势等角度进行了高度概括,并展示了数字物流创新应用案例。
NO.10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1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指出要推进物流智慧化改造。深度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北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分类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物联网相关设施建设,发展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智慧仓储物流基地、智慧港口、数字仓库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鼓励智慧物流技术与模式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拓展智慧物流商业化应用场景,促进自动化、无人化、智慧化物流技术装备以及自动感知、自动控制、智慧决策等智慧管理技术应用。加快高端标准仓库、智慧立体仓储设施建设,研发推广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模块化、易使用、易维护智慧装备。